消费升级下 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如何携手前行?

2016-12-14 10:23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2014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消费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产销量连续下滑,累计出现连续10多个月的负增长,终结了中国啤酒连续24年的增长。在国产啤酒产销量下滑的同时,进口啤酒增速却出现爆发式增长,两者形成鲜明对比。”11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委员会年会上发布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委员会2015年度报告。

2015年,我国啤酒进口总额达5.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创历史最新记录;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间的争论不绝于耳,本次年会着重探讨了在精酿啤酒大行其道的当下,工业啤酒的发展方向。

精酿啤酒探讨再升级

从目前国内啤酒集团排名来看,百威英博仍领跑第一集团,占世界啤酒销量的33%。从中国啤酒市场来看,燕京、雪花、青岛、百威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然而,从2015年开始,精酿啤酒增速迅猛,产品品类更加丰富。业内关于“精酿”的探讨不断升级,究竟什么是精酿啤酒?

据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智平介绍,现代精酿发源于美国,有三个定义:一是小型,年产量少于600万桶(117.3升每桶)的啤酒;二是独立,精酿啤酒厂为本身非精酿啤酒制造商的酒精饮料行业成员拥有或控制部分不到25%;三是传统,制造商拥有一个全麦芽旗舰产品(该啤酒在制造商所有品牌中占产量第一位)或50%以上产量为全麦芽啤酒或使用添加剂增加啤酒风味的产品。

1890年,美国有2000多家啤酒厂,禁酒令发布后,啤酒厂家进入关门潮。到2015年,美国的啤酒厂数量超过4600家,精酿啤酒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7%增长到14%。中国的精酿啤酒起步较晚,直到近几年才对其种类有了相对模糊的概念,目前仍处于小众消费阶段。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贾凤超认为限制精酿啤酒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精酿啤酒的认知。中国不是传统的啤酒国家,没有自己的啤酒文化,对于啤酒文化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原材料供应困难,中国的酒花、麦芽和酵母产业基础几乎为零,精酿啤酒酿造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价格昂贵,时长断货;三是法律限制小规模啤酒厂的建立,小型啤酒厂在控制污染上较难。

精酿啤酒的出现给中国啤酒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中国啤酒发展同质化严重,燕京、雪花、青岛、百威等品牌的产品多以淡拉格为主,需要发展差异化的产品。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始终徘徊在四千万吨,没有新的突破,被称为中国啤酒的“后5000时代”,这个时候更需要平心静气,考虑变革和创新,做出好的产品,满足啤酒市场需求。

早在2002年,啤酒专家管敦仪就指出:当前啤酒消费市场即将饱和,应适当发展艾尔啤酒。当下的中国啤酒现状正在验证他的预言。

消费结构升级,发展还需监管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委员会代秘书长曹会军在年会上指出:进口啤酒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对中高端啤酒产品的需求猛增,市场需求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另外,进口啤酒的单品价值相对较高,适用于新型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也适用于新兴的O2O销售模式。啤酒市场过度竞争导致的国产啤酒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过去一直在打价格战,抢占终端,在产品创新方面却存在不足。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得消费者追求趣味化、个性化、年轻化的产品,国产啤酒虽然做了不少自主创新的努力,但是仍缺乏这些个性化的元素去吸引年轻消费者。而进口啤酒在产品外包装和口味创新方面,要明显优于国产啤酒。而黑啤、小麦啤酒,甚至一些高酒精度啤酒、手工啤酒等,弥补了国内啤酒的一些空缺。

关键词:精酿啤酒青岛啤酒雪花啤酒来源:华夏酒报 佚名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