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企的管理问题的“四点认识”

2018-10-23 08:02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这些观点融合借鉴了许多前辈大师的论点,有些话具体是谁说的,我已经忘记了,这里只谈我记住的与理解的内容,特此说明。

我对于管理的四点认识:

(1)有效管理的第一关键点是发现并且准确的描述问题;

(2)管理是一种实践行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是结果;

(3)管理的效能不体现在处罚的严重程度,而是在于制度执行的一致性与必然性;

(4)严格的管理制度只能解决监督作用,利益转换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一、有效管理的第一关键点就是发现并且准确的描述问题。

管理的最终作用是达成企业目标,所有管理手段都必须致力于解决问题。如果对于问题的提出、界定与产生原因没有清晰的认知,就很难对症下药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退一万步讲,即使最后糊里糊涂的达到了目标,也只是小概率随机问题,不符合管理的科学性原则。)

那么如何清晰的界定问题,我们提个小问题举例说明:

某酒企某区域经理当月销量没有完成,怎么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清楚的知道问题在哪里?首先企业的产品没有问题?其次产品价格有没有问题?再次市场环境有没有问题?销售政策有没有问题?最后团队执行有没有问题?这些问题中哪些是企业可以解决的?解决以后对于销量完成有没有帮助?哪些是企业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是否会严重阻碍以后每个月的销量完成?

这些都可能是问题,随便拎出一条,譬如品牌、产品、价格、政策都没有致命问题,最后确认是团队执行出了问题,那么怎么提问题?

我们要提高团队执行力?那么团队执行力的提高是调整团队薪资还是加强专业素质,或是更换领导,改善团队氛围?团队执行力是不是通过这些手段就能够解决?所以说,提问题的方式非常重要。

人有两个性格倾向,一是喜欢模糊策略,简化决策,提高自身的选择正确率,另一个是倾向于把问题归于外因,以及不可控的因素,以求规避对于自身的伤害,这些都是天性。

基于此,所以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越具体越好,如果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人的问题,就要有公正客观的标准来验证,同时要对于团队背后的惰性与阻力提出问题,这样的才能会下一步解决方案提供正确的方向,也才能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所以,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其实很难。

二、管理是一种实践行为,唯一的标准就是结果。

所有的管理都是结果导向的,没有结果的管理没有意义。由于个人、环境的差异,不可能存在管理方法的标准答案,唯一的标准答案就是完成结果。所以管理不是教别人怎么做,何况你教的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也不一定能保证最终完成结果。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让员工明白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领导要帮助员工解决自身的问题,让员工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为最终的结果实现提供资源与支持,从而达成企业的目标,才是管理的最大价值。

三、管理的效能不体现在惩罚的力度,而是在于制度执行的一致性与必然性。

管理制度的存在是为了约束个人,规范组织行为,同时保证组织的运营在合理的轨道上。可以理解管理制度就是企业的风险控制手段。它是一种被动策略,当个人和组织偏离了既定轨道,就等于触发了企业的自我修正机制,但是这种“违规-惩罚”的机制有效运营却必须依赖于制度执行的一致性与必然性。

我们来举例说明:

某区域经理为了完成月度销售任务,越权给经销商过度的返利承诺,实际也证明这个决定非常及时,如果当时上午不签下这个经销商,下午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那么企业将会丢失整个市场上千万的销售额。对于这种明显的违规情况,企业到底是该怎么做呢?既批评又表扬?

从维护管理制度角度来说,区域经理越权已经是触发了组织的风险保护机制,不仅不没有奖励,而且明知故犯,还要从严从重处罚!这是牺牲个人短期利益维护企业长期利益的必然选择!

我们之所以很多企业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就是本身企业权责不分,其次人治思想严重,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了企业制度的权威性与公正性,最后的结果就是风险控制系统失效,导致整个企业制度被架空,为企业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

总之一句话:管理制度的失效,只有1次与1万次的区别。

四、管理制度只能解决监督问题,利益转换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酒企由于层级代理制的原因,存在着监管链条过长的问题,又由于销售的周期性问题,会导致资源投放的节点式特征,加之整体行业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大,所以就会出现很多企业“一管就死,不管就乱”的情况。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分配机制出了问题。

人性都是自私的,只有承认了这一点,管理才能够发挥长期效能,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制定出合适的管理机制。

我们依然来举例说明:

业务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难总是会抱怨企业品牌知名度低、产品空间小、终端支持力度小、竞品过于强势等问题。当企业投入大量广告,把产品空间与终端支持政策做足以后,业务员依然无法完成任务,满腹牢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排除个人的能力差异,这背后是因为唯业绩论的管理方式导致员工的工作动力不足!

我们换个思路,分两面来解决,我称之为““移风”“易俗”。

“移风”就是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譬如把考核方式多元化,把企业忠诚度、团队氛围、客情质量、工作态度纳入日常工作体系,改善组织氛围,同时树立“榜样”,让员工首先认可团队,认可公司,再让员工去认可工作,不解决思想问题,所有问题都解决不了。

“易俗”是改变员工的获利方式,人分三六九等,但是根本动机都是获得收益,只有收益大于付出的时候员工才会有工作热情,只有收益远远大于付出的时候,员工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工作。

传统的销售方式是员工卖货收钱,不仅严重依赖企业资源投放,也缺乏长期激励机制。但是现在销售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钱货交易了,它牵涉到大量的品牌、产品、渠道与消费者工作,这里面很多都需要业务员深度参与,所以更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重新定位业务员的角色,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下放权限,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给与业务员谈判权、决策权,同时改革业务员的薪资体制,采取弹性工资,既有短期经济奖励,又要规划长期成长激励,让其参与到市场收益与组织业绩分红中去,甚至允许其自建团队,承包业务,让业务员由被动销售变成为主动销售,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真正的拥有归属感与积极性。

最后说明一下,那些成天只想着少掏钱让员工多干活,连员工基本待遇与福利都无法保障的企业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内,他们的做法不是管理的问题,是做人做企业道德观与发展观的问题!

    关键词:酒类营销 企业管理 区域酒企  来源:蔡学飞营销工作室  蔡学飞
    商业信息
    Baidu
    map